电气学院党委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坚持党旗领航,组织他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立德树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自觉。学院积极探索促进新时代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才的工作方式,形成了加强师德教育的五项措施,这些措施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一是上好青年教师立德树人专题思政课。思政课由学院党委组织实施,学院党委书记或副书记进行授课,主要内容是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期望,进一步奠定“四有好老师”思想基础,强化青年教师成为大先生、成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的追求,并同步开展“廉洁从教”教育。2024年学院党委书记张明专题开展《党员严守党纪,教师科研诚信》的主题宣讲,近三年入职的34名青年教师到课听讲。学院还适时举办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前往参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和“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重温入党誓词,使青年教师接受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院重视推进寒暑假教师线上研修工作,历次研修完成率达98%以上。
二是开展青年教师教书育人业务专题辅导。举办青年教师发展座谈会暨新进教师入职仪式是学院加强师德教育的一项有效举措。学院根据每年工作重点,分别安排分管本科生教学、研究生培养和科研管理工作的院领导进行辅导讲座,主要内容是组织学习教育部和学校关于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体制机制的文件精神,介绍学院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任务思路,安排教师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竞赛和教师培训,明确教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在教师发展座谈会上,杨勇副院长重点从“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坚持一流课程建设、建设一流专业课程体系”和“坚持科教融合、将一流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学院为每位新进教师赠送《高校教师师德案例读本》《高校教师应该知道的120个教学问题》书籍和常用教学用具,寓意新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书写出新篇章。
三是搭建青年教师互促互助平台。在青年教师发展座谈会上,与会青年教师要从个人信息、研究方向、教授课程、个人爱好等方面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通过交流增加青年教师之间、教师与班子成员之间的情感认同和学院教师身份归属感,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新入职教师就教师各类考核、教学方法培训、研究生招生政策等入职后遇到的疑惑和困难,与院领导和资深教师们进行了沟通交流;入职两到三年已经担任教学任务、科研工作发展顺利的教师发言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帮助新入职教师站稳讲台。同时,学院党委注重发挥工会青年教师联谊会作用,通过举办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及表彰、青年教师风采展活动和召开青年教师茶话会,激励青年教师担当学院未来发展的光荣与使命。
四是传承电气优秀文化和工作经验。学院以“讲传统、话复兴、聚力量”“传承华科精神,讲好电气故事”等系列活动为载体,请老专家、老教授现身说法,为青年教师传经送宝。学院邀请潘垣院士做客“惟学论坛”,讲授“如何做到坚守初心,踏实惟学”,邀请樊明武院士讲述“教师要有信仰,做好今天、心系明天”,强化电气年轻教师的责任担当。在青年教师师德培训中,“顾毓琇奖”获得者陈德树教授勉励青年教师保持好的心态,面对问题做到理解组织、宽容他人,不自我计较;电力电子著名专家邹云屏教授告诫青年教师要牢记:友谊和互助比竞争更加重要,团队很重要,要主动承担公益事务。学院组织青年教师阅读《院史》,参观院史长廊,领悟“厚积薄发,担当致远”的院训精神,教育青年教师为续写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争做贡献。
五是指导青年教师梳理经验总结提高。学院党委研讨制定了《电气学院新进教师培养计划(一人一策)》模板,将重点放在做好“督促新入职教师落实岗前培训、配备指导教师传帮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教学观摩和试讲”等四项工作,要求全体新入职教师在逐条细读领会其内涵要求基础上,完成本人的培养计划,2023-2024年已制定或修订19份。学院积极督促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实践并及时填写上报《新进教师教学实践情况记载表》。学院党委将撰写“青年教师积极担当立德树人责任的学习体会”文章作为青年教师参加师德教育的必须环节,2023-2024年度已收到30份,普遍反映教师收获颇丰,深切感受到学院领导和老教师对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关心关怀,表示自己将努力搞好教书育人、科研攻关工作,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电气学院师德建设的五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学院现有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63人,占比31%,其中青年教师进校后获得的有27人,占总人数36%。学院党委书记张明表示,电气学院将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校统一部署,顶天立地创一流,追求卓越谋发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青年杰出人才梯队培育计划,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