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华中科技大学
  • 网站首页
  • 部门简介
    1. 工作职责
    2. 人员构成
  • 工作动态
    1. 通知公告
    2. 新闻资讯
  • 基层风采
    1. 学院动态
    2. 教师社会实践
  • 制度建设
    1. 上级文件
    2. 校内文件
  • 理论学习
    1. 理论学习
    2. 警示教育
  • 师者风范
  • 资源服务
  • 师德监督
    1. 反映须知
    2. 联系方式
  • 网站首页
    • 返回
    • 教师活动
  • 部门简介
    • 返回
    • 工作职责
    • 人员构成
  • 工作动态
    • 返回
    •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基层风采
    • 返回
    • 学院动态
    • 教师社会实践
  • 制度建设
    • 返回
    • 上级文件
    • 校内文件
  • 理论学习
    • 返回
    • 理论学习
    • 警示教育
  • 师者风范
  • 资源服务
  • 师德监督
    • 返回
    • 反映须知
    • 联系方式

基层风采

  • 学院动态
  • 教师社会实践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风采  -  学院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顺利召开

作者:    时间:2025-04-25     浏览:

(通讯员:彭瑾)为了解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知识期待与成长诉求,构建符合新时代青年认知规律的课程内容体系,切实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4月22日下午,我院于东七楼203会议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学校教学督导李承维、陈玉红、张传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学东,院长岳奎,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及部分本科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昊驹主持。

倾听学生心声语,优化思政教育法

会议伊始,沈昊驹代表学院对第二学期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了简要阐述,并邀请与会学生代表分享其对思政课学习的体验与感受,围绕课程现存问题建言献策。在交流环节,学生代表们有序发言,既表达了对学院思政课的认可与喜爱,也结合自身课堂实践,从实际学习感受出发,为课程优化提供了丰富且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参会教师们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了细致解答。

集议共研提质策, 深研教法铸课堂

在认真听取与会学生提出的建议后,教师们围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展开深入研讨。李承维强调要将督导评分与反馈体系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针对课程评价体系、师生互动方式以及课堂参与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他建议教师精心备课,结合学生学习习惯选择教学方式,将社会热点融入教学之中,借鉴优秀教师经验,巧妙运用肢体语言,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陈玉红首先充分肯定了我院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管理及备课质量上的表现。同时,她指出,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课程互动不足、重输入轻输出等问题,应进一步强化课堂互动与管理,避免互动形式化,并加强对业务能力薄弱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张传平则提出教师要做到“真懂”“真信”,着力将课程内容讲出新意,力求常谈常新,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抽象理论通俗化、故事化,结合学生兴趣转化教学内容;持续提升教学技巧,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课堂吸引力与实效性。

评教互动拓前路,多维并举提质效

会议最后,岳奎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需多维度发力,一方面,要协调好授课教师与督导之间的关系,通过评教互动促进双向沟通,优化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立足本校学生特点开展集体备课,推进课程体系化教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他强调,学院既要敦促年轻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又要保持评价弹性,避免挫伤积极性;对外聘教师则要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培育体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以督查夯实思政根基,以规范提升育人效能。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将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作为重要目标。此次期中座谈会,学院倾听学生心声,教师们共同探讨课程改进策略,通过师生对话的模式共探教学优化路径。未来,学院将持续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手段,全力推动思政课教学往深处扎根、向实处发力,推动教学水平与育人实效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光电学院光通信与光网络系教师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职能中心第二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下一篇:护理学院举行新晋教授报告会暨教师座谈会

版权所有:华中科技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2807 传真:027-87542527

Email: jsgzb@hust.edu.cn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